商用热泵市场分化加剧,挑战之下如何寻找破局之道?

原创  • 2025年10月9日  • 艾肯网/杨澍

面对能源转型与减排降碳的挑战,热泵技术以高效、清洁的供热制冷优势,提供了破题的新思路,从而在中国“双碳”目标的催化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动能。特别是在商用领域,热泵技术正在成为酒店、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数据中心等大型建筑节能减排的关键解决方案。

多元化应用场景拓宽市场边界

商用热泵市场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其应用场景的持续多元化。在建筑行业,热泵技术展现出巨大的节能减排优势。从“既有建筑改造”和“新建建筑热泵应用”双路径推进,热泵技术正在成为建筑行业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特别是在规模庞大的存量建筑低碳改造中,热泵替代传统锅炉为建筑供暖已成为主流选择。

工业生产领域为热泵应用提供了另一片蓝海。热泵技术可用于各种工业部门的供热电气化,通过提供能源或利用余热作为能源,支持造纸、食品饮料、化学、汽车、金属、塑料、机械工程、纺织品、木材等典型工业生产过程。这种既能降低能耗又能减少排放的双重优势,使工业热泵成为企业实现绿色制造的重要技术路径。

农业环境调控领域同样潜力巨大。随着工农业节能和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各个行业都在制定具体的能耗限额指标,而农产品深加工比例的逐年提升,为热泵在农业生长环境调控与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热泵技术能够为现代农业提供精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除此之外,交通运输作为全球减排的重点领域,也为热泵应用提供了新机遇。目前交通运输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热泵汽车空调凭借其利用电能实现2-3倍热量输出的高效特性,成为目前效率最高的解决方案。

市场规模呈现分化态势

根据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的统计数据,2024年商用热泵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其中热泵商用热水2024年整体国内规模达到25.9亿元,同比增长3.9%。随着餐饮、娱乐、旅游行业回暖,对商用热泵热水需求有所回升,再加上多地绿色建筑政策推进,商用热水凭借广泛的应用以及多年沉淀的市场基础实现稳步增长。

热泵商用供暖市场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达到42.7亿元,同比增长0.7%。虽然同比增幅有所降低,但规模同样创下了近五年的历史新高,表明该市场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热泵烘干产业则在“增量收窄”与“存量博弈”中进入深度调整期。2024年,由于受到经济等大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热泵工农业烘干产品热泵主机出货额为19.4亿元,同比下滑11%,反映出该细分市场面临的挑战。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前景

尽管商用热泵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研发投入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制约着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工农业应用领域,需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这对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应用经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商用热泵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出台支持清洁能源应用的政策措施,为热泵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都在推动商用热泵市场的快速发展。

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焦点。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热泵技术正在向低温、高温两个方向延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能效提升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将为企业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总体而言,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持续深化,热泵技术将在建筑节能、工业减排、农业现代化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