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铜价继续飙升。截止发稿前,沪铜主力合约价格创下半年新高,最高触及83820元/吨,较年初涨幅显著。整个下半年,沪铜主力合约都维持在8万元左右的高位区间,9月更是上涨至83000余元。在制造业中,铜价往往被视为经济的晴雨表,其价格的上涨会直接推升原材料成本。
然而,与铜价节节攀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中央空调行业没有展现出相应的价格联动效应,下半年鲜有企业发布涨价通知,或者是仅对少数产品型号进行了涨价。对于工程项目领域,不仅是没有涨价,反而是价格越来越低。原材料成本与最终成交价之间的“剪刀差”越来越小,企业和渠道的利润被进一步吞噬。
众所周知,中央空调产品对铜的倚赖程度不亚于家用空调甚至更高,与2025年初相比,铜价累计涨幅已经达到10%左右,对企业的成本压力显而易见。理论上,这种成本上行会直接传导至终端价格。然而,市场的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其根本原因也不难理解,关键在于需求端的疲弱。产品卖不动了,价格自然也就涨不上去。
中央空调产品很大一部分的应用场景与房地产息息相关,包括但不限于精装修楼盘配套、家装零售、商业综合体、写字楼以及餐饮类中小项目等。自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承压,对中央空调产品的需求造成了直接打击。仅以2024年的数据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组数据在2022年和2023年也都是下降的。僧多粥少的局面必然造成产品价格上的倾轧,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目前5匹家用中央空调全套仅需1万多的价格。
中央空调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压制了产品价格的传导,企业在产品方面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必然会在其它方面进行弥补。人员规模的减少、降薪、不参加或者少参加各类展会、缩减推广费用等等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格局下,中小品牌的生存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成本端的持续挤压和价格战的残酷现实,可能加速行业出清,龙头企业凭借规模效应、供应链优势和技术储备,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集中,助推行业走向新一轮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相关机构预测,铜价上涨并非短期现象。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光伏、风电、储能、电网改造以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铜的需求不断攀升,而供应端在短期内难以快速扩张,导致价格易涨难跌。市场普遍预计,未来几年铜价仍将保持高位运行。这对中央空调行业而言,意味着成本压力不会轻易消退。
然而,决定行业前景的,并不仅仅是铜价的走势。更深层次的挑战来自需求端的复苏与行业格局的变化。短期来看,地产低迷和存量竞争将继续压制市场价格传导。中期来看,行业或将出现结构性分化,高能效、智能化的中高端产品有望凭借节能与舒适体验获得一定溢价,尤其在“双碳”背景下,绿色建筑和节能改造对高效中央空调的需求可能逐渐增加。同时,数据中心、半导体、医疗、AI等新兴应用场景正在释放潜力,这些领域对温度控制和稳定性的要求更高,愿意为技术和品质买单,从而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市场增长点和企业获取利润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