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海尔智慧楼宇举行长春地区样板体验会,将大家的目光聚焦于吉林宝石花松花湖健康产业分公司(前身为吉林省吉化疗养院)的改造项目。这座始建于1960年的老牌医疗机构,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却在不改动装修、不影响运营的前提下完成了“无损焕新”。这场改造不仅是一次建筑功能的升级,更折射出海尔智慧楼宇在老旧建筑节能改造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行业思考——当城市中大量老建筑面临功能老化与节能需求的矛盾时,科技如何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
吉林首台气悬浮改造:从“痛点”到“标杆”的破局实践
吉林宝石花松花湖健康产业分公司(前身为吉林省吉化疗养院)的改造,是海尔智慧楼宇吉林地区首个气悬浮机组更新改造应用项目,其意义远超单一工程本身。作为集疗养、康复、养老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且承担全国劳模疗休养功能,吉林宝石花松花湖健康产业分公司面临的核心矛盾尤为突出:建筑功能拓展导致空调面积激增,而老旧主机既无法满足制冷需求,又与节能要求严重脱节。更关键的是,作为常年运营的医疗机构,“停摆改造”几乎不可能实现。
海尔智慧楼宇的破局之道,在于“精准匹配需求”与“技术创新落地”的双重结合。针对“不破坏装修、不影响营业”的硬性要求,其提出的“无损拆分换新”方案直击痛点:通过工厂预制、现场拆分模块运输与组装,解决了机房空间有限的难题,全程无需改动原有建筑结构与装修;同时,对冷却塔、循环泵等设备的“利旧”决策,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改造成本。而核心设备——海尔气悬浮中央空调的应用,则从根本上解决了节能与效率问题:零摩擦、无油运转的特性使其机组的综合能耗比达12,较传统机组省电50%,运行一个月以来,高效稳定的表现不仅满足了疗养需求,更让“节能50%”从承诺变为现实。
在这场改造中,海尔智慧楼宇的方案可以说实现了“鱼与熊掌兼得”,即技术可靠性、方案适配性与长期经济性的平衡。而这一项目的成功,不仅为吉林地区老旧建筑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更印证了气悬浮技术在特殊场景下的落地能力。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革新:海尔智慧楼宇的节能深耕与行业引领
事实上,吉林宝石花松花湖健康产业分公司(前身为吉林省吉化疗养院)的项目改造,只是海尔智慧楼宇在节能改造领域长期深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其在节能改造方面的努力与成就,体现在产品技术研发、方案设计与行业实践的全链条中。
在产品技术层面,这些年海尔智慧楼宇不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推出一系列创新成果。在更新改造领域,更是拥有全场景解决方案,涵盖水机、多联机、热泵及智控等设备的定制化改造,通过模块化焕新方案实现节能提效。比如在水机领域,海尔以磁悬浮、气悬浮离心机组为核心的“无油革新”,打破了传统空调设备的能耗瓶颈。零摩擦运行、超高能效比的特性,使其在节能指标上实现跨越式提升,而模块化设计则为复杂场景下的安装提供了灵活性,这正是老旧建筑改造最需要的技术支撑。同时,海尔智慧楼宇还注重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台机组都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稳定运行。
在方案层面,海尔智慧楼宇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系统思维。不同于单纯的设备替换,海尔的更新改造方案涵盖前期调研、技术适配、售后跟踪等全流程。也就是说,从前期的需求沟通、方案设计,到中期的生产制造、运输安装,再到后期的调试运行、售后维护,海尔智慧楼宇都安排专业团队进行跟踪指导,通过技术、售后、业务三方联动,精准捕捉用户对“不影响运营”、“控制成本”、“长期节能”等的多重诉求,最终形成定制化解决方案。这种“不是卖产品,而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理念,也让改造从“被动满足”变为“主动赋能”。
可以说,海尔智慧楼宇在节能改造方面的各种实践,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市场份额和良好的口碑,还在重塑老旧建筑改造的标准。无论是国家推动节能改造的政策背景下,还是城市更新的大趋势中,其以科技破解“改造难、节能差”的经验,正在为更多领域提供参考——从医疗机构到商业建筑,从工业设施到公共空间,海尔智慧楼宇正以持续的技术创新,书写着建筑节能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