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行业2025半年报:营收与净利分化加剧

原创  • 2025年9月9日  • 艾肯网/杨帆

2025年上半年,储能行业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但不均衡的“成绩单”。整体来看,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头部企业保持强劲增速,行业在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与电力系统调节需求推动下高速演进。但从财务表现来看,营收与净利的分化开始加剧,显示储能行业已经进入“量增价压、优胜劣汰”的新阶段。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约40–258 GWh,同比增幅超过100%,其中中国企业贡献超过95%,继续主导全球格局。国内龙头和新兴企业普遍在出货量与营收上实现了翻番式增长,部分公司半年出货量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足见行业需求旺盛。

企业名称

营收(亿元)

营收同比

净利润(亿元)

净利润同比

比亚迪

3712.81

23.3%

155.11

13.79%

宁德时代

1788.86

7.27%

304.85

33.33%

阳光电源

435.33

40.34%

77.35

55.97%

天合光能

310.56

-27.72%

-29.18

-654.47%

亿纬锂能

281.70

30.06%

16.05

-24.90%

欣旺达

269.85

12.82%

8.56

3.88%

国轩高科

193.94

15.48%

3.67

35.22%

中创新航

164.19

31.68%

4.66

87.14%

远东股份

129.76

14.38%

1.44

210.60%

瑞浦兰钧

94.91

24.93%

-0.65

85.25%

骆驼股份

79.95

6.22%

5.32

69.46%

合康新能

44.97

163.06%

0.71

732.83%

南都电源

39.23

-31.67%

-2.32

-225.48%

蔚蓝锂芯

37.27

21.59%

3.33

99.09%

科陆电子

25.73

34.66%

1.90

579.14%

禾望电气

18.84

36.39%

2.43

56.79%

科力远

18.22

23.21%

0.51

187.23%

盛新锂能

16.14

-37.42%

-8.41

-349.88%

盛弘股份

13.62

-4.79%

1.58

-12.91%

在收入端,储能相关上市公司普遍维持高增长。行业代表的营收增幅普遍在30%–120%区间,甚至有企业储能业务营收翻倍增长。例如,部分系统集成商储能系统半年收入接近18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超过120%,并且储能板块营收占比快速提升,已与传统逆变器业务相当;部分电池厂商半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接近29 GWh,同比增加三成以上,储能业务收入超过100 亿元。电网设备与储能结合的企业同样表现突出,有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超三成,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五倍,储能业务成为业绩拐点。

盈利表现却并不均衡。一方面,部分企业通过规模化和系统集成能力实现了利润大幅提升,例如有电力设备企业净利润同比翻数倍,成功扭亏为盈;另一方面,电池环节受制于成本与价格竞争,部分企业虽然营收与出货量大幅增长,但净利润同比下降超过20%,毛利率承压。个别企业甚至因资产减值导致业绩下滑,说明储能行业的资本开支与市场竞争仍在带来挑战。

海外市场是今年财报中的另一亮点。多家企业的境外收入占比超过五成,显示国际化战略正在成为新的增长极。一些头部公司在欧洲、美洲项目上快速突破,带动整体业绩提升,同时也规划在香港或欧洲市场上市,以增强融资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过,海外扩张也意味着更多不确定性,包括政策环境、竞争格局和本地化运营难度。

从整体格局看,储能正在从新能源的“配套环节”转向独立的战略性产业。传统电力企业通过“水电+储能”或“新能源+储能”模式强化调峰与消纳能力,新能源开发商依靠储能保证收益稳定性,资本市场则不断推高储能板块的估值与融资热度。行业的发展正在由“单一环节盈利”转向“系统价值提升”,具备一体化方案和全球化能力的企业优势正在扩大。

展望未来,2025下半年至2026年,储能行业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出货量继续高增几乎没有悬念,但价格压力和成本控制会成为核心挑战。那些能够在技术迭代、系统集成、国际布局和资本运作方面形成壁垒的公司,才有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