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点评海信:在没有对标的时代,成为标杆

原创  • 2025年2月11日  • 艾肯网/张柘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从1978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到1998年的经济发展目标设定,再到2019年的进展评估,中国经济始终在合法规范的框架下,不断稳步探索前行。

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后,如今,我们站在 2025年这一时间节点,展望未来8至10年,可以清晰地看到,制造业升级、智能化推进以及消费升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破局”成为共识,什么是“最正确的路”显然仍未有定论。但也正是在这个没有对标的时代,成为标杆便能实现真正的先人一步。

下定决心干好每一单

近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召开了主题为“聚力 破局 新生”2025海信日立合作伙伴大会。正如大会主题所示——“聚力”以应万变,“破局”以开新篇,“新生”以启未来。此次大会不仅是海信日立破局行动的集结号,更是启应对新周期、开启新篇章的重要起点和引擎。

会上,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受邀分享了他对市场的独到见解。“2025年,下定决心干好每一单”,他这样说道。

2025年,恰逢三周期叠加之年,即新的经济发展周期、新的地缘政治周期以及新的技术变革周期。周期性的波动带来的下行压力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市场人的热情和信心。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中美关系等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产生着深远影响。然而,吴晓波表示,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家电行业与制造业等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韧性和活力。2024年的中国经济整体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双重提振下,形成了“先抑后扬”的姿态。

回归市场的根基——房地产市场,2024年10月后,中国房市的预期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尽管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部分城市如北上广深杭等房地产市场已显现出恢复态势。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经济的逐步回暖,也预示着相关产业链的复苏与繁荣。

与长期主义者同行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独特增长态势。政府审时度势,发行超长期国债,以稳健财政政策筑牢经济长远发展根基,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城市发展分化明显,呈现K型分化趋势,新型制造业和物流中心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指标。物价通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活力提升、市场供需关系动态调整以及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吴晓波认为企业已进入高质量竞争年代。“made in china” 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辉煌,如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made for global” 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

社会层面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高净值人群投资动向、旧房改造需求以及健康保险与社会健康关注度不断提升,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新因素。尤其是健康领域,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健康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相关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年轻消费族群潜藏巨大消费需求和潜力,新中产改善需求依然强劲。智能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推动各行各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中国循序渐进的经济体系下,穿越周期的实质是企业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发展趋势,不断创新进取,这更是长期主义者的胜利。

在没有对标的时代成为标杆

“在没有对标的时代成为标杆,这是当代中国企业的挑战和光荣。”吴晓波的这话正是海信发展的一句话概括。

自海信明确全球化发展战略以来,海信在全球建立36个工业园区和生产基地,设有30所研发中心、64个海外公司和办事处,拥有2.4万名外籍员工,初步形成欧洲、美洲、东盟、中东非、亚太和中国区全球 “5+1” 区域中心研产销一体化布局。

在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海信以 “AI Your Life” 为主题,全面展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成果。通过在人工智能、智能家居及显示技术等领域的突破,展现其在科技行业的领导地位。海信在CES上展示的AI技术还涵盖智慧交通、精准医疗、光通信等多个B2B新动能产业。这些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海信产品的竞争力,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

在家居领域,海信重视家居的 “三新化”,即智能化、零碳化和适老化。智能化方面,海信引入先进 AI 技术,实现家居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零碳化方面,致力于研发和推广高效节能家居产品,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适老化方面,关注老年人生活需求,设计和生产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家居产品,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海信日立黄岛工厂更是获得全球首座多联机空调“灯塔工厂”殊荣,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工厂引入先进的工业4.0技术和理念,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

时代奔涌,前路未知,而海信正以实际行动,在无对标时代成为行业标杆,为中国企业开拓全球市场点亮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