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上海成了全球建筑行业的焦点——第四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在这里举行。这场由美的楼宇科技主办,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GFC亚洲绿色工厂大会、中国建筑研究会酒店设计与工程专业委员会、CBRE世邦魏理仕、米尺物联、智次方为论坛合作单位,30多家权威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盛会,不仅吸引了2000多位全球行业从业者,“生态”一词更是被反复提及。
大会不仅展示了技术与产品的创新,更勾勒出一张覆盖全产业链的 “数智碳索” 生态网络——从科研机构到企业、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每个参与者都在这张网络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共同推动建筑行业向智慧低碳跃迁。
从2022年首届举办至今,TRUE大会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风向标”。今年的亮点可不少:1场大佬云集的主论坛、4场针对“绿色低碳”“智慧工业”“创新商业”“智慧通行”不同场景的分论坛,还有能亲手摸、亲眼见的10大体验展区,依托前沿技术集成与场景实证方案,定义楼宇领域范式跃迁的操作方程。
正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科院首席科学家、专业总工徐伟提到,“我们的经济社会正在进行全面绿色转型,要实现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体系的转变,建筑领域也同样需要进行全面转型。”
现场讨论的话题都很“接地气”:数据中心怎么省电?老楼改造怎么省钱?商场电梯怎么更智能?华为的专家带来了数字化转型方案,迪拜的能源委员会负责人分享了城市减碳经验,连复旦大学的教授都来支招——绿色建筑和金融结合,能碰出大火花。
这些讨论可不是空谈,美的已服务全球超200个国家、超10万个大型工程项目,如巴西和卡塔尔世界杯场馆、新加坡樟宜机场、巴黎卢浮宫、重庆东站、北京鼎好 DH3、上海花旗集团大厦等成功案例,已经证明了这些想法能落地。
本届 TRUE 大会的“豪华阵容”本身就是生态协同的最佳证明:
权威机构“定方向”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研究会酒店设计与工程专业委员会等 6 家论坛合作单位,从政策、标准、科研角度锚定行业发展坐标,让技术创新不偏离 “双碳”与建筑存量更新的时代主线。
跨行业伙伴“补短板”
中国移动、华为、阿里云等30家合作伙伴,带来了5G、云计算、物联网等跨界技术,让楼宇从“单体设备”升级为“互联节点”——比如华为的数字化治理方案与美的的设备控制技术结合,提升工业园区的能源管控效率。
全球资源“拓边界”
CBRE、GFC亚洲绿色工厂大会等国际机构的参与和海外专家的分享,将迪拜城市脱碳、欧洲绿色建筑等全球经验引入中国市场,让生态网络突破地域限制。
这种“政产学研用”的深度绑定,让TRUE大会从“企业发布会”变成了“行业共创平台”。正如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翟金国所言,以TRUE大会为核心的行业协作平台,发挥着连接技术创新与广泛落地应用的桥梁作用。这意味着让技术创新者、标准制定者、市场应用者坐在同一桌,把“各说各话”变成“同频共振”。
美的楼宇科技构建生态的野心,不止于“做出几个明星项目”,而是让智慧低碳的技术方案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正如美的集团副总裁兼楼宇科技事业部总裁管金伟说:“我们就是要‘把复杂留给自己,让用户更简单。’”大会上发布的五大新品,本质上是生态协同的“成果载体”:
MDV9 无界多联机
针对建筑的真实状况,实现了性能、可靠、节能的可视化;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节能降费。
水机
发布全新“磁悬浮+X”产品战略,从商业制冷到工业能源供给,背后是美的对不同行业应用场景的深刻认知和系统方案营造。
Kermi
正式发布全新的智能住宅暖通+能源解决方案(HVAC+E Solution),以 HEMS 控制器为中枢,集成高效热泵、散热片、地暖、新风系统、蓄热模块、储能电池等核心组件,打造出一体化、智能化的住宅室内环境及能源系统。
东芝电梯、菱王电梯
技术升级的背后是美的整合全球供应链后的“资源共享”——意大利的设计团队、日本的精密制造经验、中国的数字化能力,在生态网络中实现了高效流动。
生态的意义,是让每个参与者都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技术不再被企业边界阻隔,当资源能沿着生态网络自由流动,建筑行业的“跃迁”就不再依赖个别企业的突破,而是成为全产业链的集体行动。这或许就是TRUE大会留给行业的深层启示:数智“碳”索的路上,没有独行侠,只有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