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昱生活探索记|日立中央空调老客户苗侗文化非遗之旅圆满落幕

转载:日立  • 2025年7月1日  • 艾肯网

当日立中央空调的现代科技邂逅黔东南苗侗非遗文化的千年底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6月20-22日,日立中央空调重庆分公司携手老用户们踏上这场苗侗文化非遗之旅,穿越千年时光,与古老文明深情对话,在沉浸式的游学体验中,触摸非遗文化的温度与厚度。

ONE/01

晚寨烟火

侗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踏入晚寨,稻田里跃动的鲜鱼开启了这场文化盛宴。侗族烧鱼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侗族渔猎农耕文化的缩影。侗族先民依水而居,在稻田养鱼,形成独特的生态智慧。老用户们亲手将鲜鱼裹上香茅,架在炭火上烤制,滋滋作响的鱼肉里,藏着侗族人与自然共生的古老哲学。

 

夜幕降临,晚寨长桌宴将氛围推向高潮。“高山流水” 酒歌响起,身着盛装的侗族姑娘手持银壶,以层层倾注的米酒传递热情。这一独特的饮酒礼仪,源自侗族 “以酒为媒,以歌传情” 的传统,象征着情谊如江河般绵长。晚寨琵琶歌表演中,传承人怀抱牛腿琴,用婉转歌声讲述侗族传说。老用户们不由感慨:“跟着学唱琵琶歌时,三声音阶的韵律仿佛带着我们穿越回了侗族先民的时代,这种文化传承太震撼了!”

TWO/02

古会馆里

文化交融的时空对话

在镇远古城的广东会馆、两湖会馆,老用户们触摸到了历史与文化交融的印记。这些建于明清时期的会馆,融合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砖雕特色与侗族木构的榫卯智慧,是商帮文化与苗侗文化碰撞的见证。

古戏台前,侗族表演热闹非凡。欢快的《多耶舞》吸引众人加入,大家手拉手围成圆圈,恰似古建筑天井的构图。“多耶” 意为 “踏歌而舞”,是侗族集体娱乐的重要形式,体现着侗族团结协作的精神。老用户们感叹:“在这里,建筑、歌舞、历史交织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多元共生的魅力。”

THREE/03

蓝染工坊

指尖流淌的千年技艺

蓝染,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技艺,在苗侗地区源远流长。游学期间,日立盛邀倚山人创始人/侗族服饰文化非遗传承人杨成兰,为老用户们揭开了苗侗蓝染蜡染技艺的神秘面纱。苗族蜡染以独特的“冰裂纹”闻名,工匠们用铜刀蘸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再经浸染、脱蜡,形成蓝白相间的自然花纹,每一道裂纹都诉说着苗族的审美与智慧。

而侗族蓝染更注重靛蓝的发酵工艺。从板蓝根种植、蓝靛发酵,到白布浸染、晾晒,每一步都蕴含着千年传承的匠心。老用户们拿起铜刀,小心翼翼地绘制图案,将白布浸入蓝靛缸。当白布取出氧化,蓝色如星空般绽放,大家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的神奇。老用户们兴奋地说:“亲手制作蓝染作品,就像在和千年前的匠人对话,这种体验太珍贵了!”

FOUR/04

古寨新韵

三宝侗寨的味觉与听觉盛宴

“青砖黛瓦画中游,侗寨风情眼底收。”踏入三宝侗寨,这座被誉为 “侗乡第一寨” 的古老村落,瞬间将老用户们带入了侗族生活的鲜活画卷。沿着蜿蜒的青石板路前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高耸入云的鼓楼,处处彰显着侗族建筑的独特魅力。

侗族素有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的说法,酸汤作为侗族饮食文化的灵魂,承载着侗家人千年来的生活智慧。厨房里,火红的酸汤在大铁锅中翻滚,选用本地稻田鱼搭配发酵酸汤烹制,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老用户们围坐在一起,举筷品尝,鱼肉鲜嫩爽滑,酸汤醇厚浓郁,酸、辣、鲜、香在舌尖上交织碰撞。

饭后,学唱侗族大歌的体验正式开始。无指挥、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在木楼中响起,宛如天籁。老用户们在歌师的带领下,从简单的和声学起,逐渐融入这宏大的合唱之中。手拉手,肩并肩,在歌声中感受侗族 “饭养身,歌养心” 的文化内核。

FIVE/05

村超球场

非遗文化的时代新生

行程最后一站,老用户们来到 “村超” 球场和历程馆。在这里,苗绣足球、银饰门将、侗族大歌与足球赛事完美融合,展现出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活力。“村超” 将苗侗非遗元素融入现代体育,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让传统文化 “活” 起来。

历程馆里的展品,讲述着非遗与现代体育结合的创新故事。老用户们感慨,这种创新传承方式,让古老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如一位老用户所说:“在村超球场,我看到了非遗文化的无限可能,它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

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一场对非遗传承的创新实践。日立中央空调重庆分公司此次黔东南非遗文化游学,让老用户们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深度体验了苗侗文化的博大精深。未来,日立将继续搭建文化桥梁,推出更多精彩活动,诚邀更多老用户共赴非遗之旅,探寻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