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驱动与建筑能耗占比超40%的现实压力下,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已成为行业不可回避的命题。
我国《“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前需完成 3.5亿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这一政策导向不仅凸显了节能改造的紧迫性,更揭示了传统暖通系统在能效、舒适性与智能化管理层面的深层矛盾,而隐藏在这些背后的行业痛点,正成为撬动节能改造市场的关键支点。
多维痛点:传统暖通系统的现实困境
医疗卫生领域的能耗困局首当其冲。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统计指出,综合医院中空调系统能耗占比能达到60%。洁净手术部的恒温恒湿需求导致系统长期处于先制冷除湿、再加热调温的矛盾状态,这种“冷热抵消”的运行模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能源浪费。
而传统一次回风系统在生物制药行业的24小时连续运行中,同样面临着高能耗、低效率的双重痛点——常年制冷需求与固定风量设计,使得能耗曲线始终维持在高位运行。
同时,由于新能源政策的支撑,电子净化与锂电行业的环境控制需求也日益突出,甚至更具特殊性。电子厂房为保障产品良率,对洁净度等级要求严苛,巨大的送风量与新风量需求直接推高能耗基数;而锂电生产中的深度除湿环节工艺制程复杂,不同加工环节均深度要求低湿,但传统转轮除湿设备不仅造价高昂,其能耗占比更可达车间总能耗的40%以上。
此外,更复杂的场景出现在混合功能建筑中,当生产区的工艺需求与办公区的舒适诉求并存时,传统空调系统往往会陷入顾此失彼的管理困境。
技术破局:从痛点到解决方案的逻辑闭环
面对行业共性痛点,浩金欧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博空调”)以技术创新构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冷热抵消”难题,其四管制模块机组通过冷热水独立循环设计,实现了同一系统内不同区域的制冷制热同步运行。这种智慧节能的核心,在于将传统的被动调节升级为主动分配,配合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的恒温恒湿功能,彻底打破了先冷后热的能源浪费怪圈。
在生物制药与电子净化行业,ZKW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模块化设计展现出强大适应性。其搭载的高效空气净化系统与温湿度精准调节模块,既能满足百级洁净区的严苛要求,又能通过变频技术实现风量按需分配。
而针对锂电行业的深度除湿痛点,欧博全直流变频组合式直膨机组另辟蹊径,通过直流变频技术与高效换热器的协同,将除湿能耗降低35%,相比传统转轮方案,不仅减少了设备投资,更解决了频繁再生的能量损耗问题。
除此之外,工业场景的节能需求催生了变频式水冷螺杆冷水机组的技术突破。该机组在20Hz-60Hz宽频范围内的高效运行,完美适配工业制冷的大范围负荷变化,这种宽频适配+智能调节的技术路线,打破了传统工业制冷“大马拉小车”的能耗僵局,使设备运行稳定维持在高效区间。
行业启示:节能改造的未来演进路径
事实上,欧博空调的技术实践揭示了暖通行业节能改造的三大发展方向。在技术维度,全直流变频、四管制联动等创新正推动行业从单一节能向系统优化转型,当设备不再是独立运行的个体,而是通过智能化控制形成能量网络时,整体能效可得到有效提升。这种系统思维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地源热泵整合等领域已初见端倪,或将是一种能源互联网形态的演进。
从市场需求看,定制化解决方案正成为行业主流。不同行业的差异化痛点催生了技术路径的细分——医疗行业需要恒温恒湿与无菌保障的结合,电子净化注重洁净度与能耗的平衡,而锂电生产则聚焦深度除湿的能效突破。这种需求分化推动企业从标准化产品向场景化解决方案转型。
在全球化视角下,节能技术的跨领域融合与标准输出成为新竞争点。当欧博的组合式空调机组通过CE、AHRI、UL等国际认证时,中国暖通企业正从产品出海迈向标准出海。这不仅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更推动着全球暖通节能标准的迭代升级。
站在“双碳”目标的时间节点回望,暖通行业的节能改造已超越技术层面,成为一场关乎产业升级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刻变革。从医疗卫生的“冷热抵消”到锂电行业的深度除湿,每一个痛点背后都是技术创新的突破口;从单一设备节能到系统能效优化,每一次进步都在重塑行业的发展逻辑。当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形成合力,技术创新与场景应用深度融合,暖通节能改造将不仅是企业的技术答卷,更是整个行业迈向绿色未来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