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财经作家吴晓波率领一众企业家走进青岛海信日立黄岛工厂,这座在2024年新晋为“全球灯塔工厂”之列的智能制造标杆,正以其独特的“智造基因”和“绿色密码”吸引着全球目光。
参观期间,吴晓波代表行业机构向海信日立颁发了“标杆工厂”证书,这不仅是对其在多联机领域创新成就的认可,更标志着中国智造在全球高端制造舞台上的又一次破圈。当传统制造业面临效率瓶颈与绿色转型双重挑战时,作为拥有全球首座多联机灯塔工厂的海信日立又将如何破局?
重新定义智能制造新高度
在海信日立灯塔工厂的生产车间,机械臂精准舞动,AI视觉检测系统实时扫描,数字孪生屏幕上跳动着实时生产数据。这一切都在
据艾肯网了解,海信日立灯塔工厂用三项关键数据刷新了行业高度:生产效率提升49%、制造成本降低35%、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7%。
除此以外,海信日立构建的“AI智能体+数字孪生”双引擎,让黄岛工厂从“自动化”迈向“智能化”。在研发端,参数化设计模块将20年技术经验转化为智能辅助系统,核心部件设计效率提升60%;供应链端,基于660万条历史数据训练的机器学习算法,可精准预测未来24个月的供货需求,库存天数减少23%;生产端,AI视觉检测贯穿全流程,从零部件“单独体检”到整机下线的“三重复合检测”,让每台产品出厂都得到可靠的确认。最引人注目的是产销协同系统,通过模拟20种产销场景的算法引擎,7天订单满足率提升27%,紧急订单响应时间从7天缩短至48小时,实现“订单即生产”的敏捷响应。
再加上21项行业首创技术、自动化率100%、40+先进场景落地,全流程AI赋能等,一系列的数据,不仅表明了海信日立在在效率和品质上的突破,更重新定义了多联机智能制造的全球新高度。
成为全球绿色
事实上,海信日立追求的不仅是“更快”和“更省”,更是“更绿色”和“更可持续”。海信日立的目标,是致力于成为全球“绿色智造”的规则制定者。
众所周知,绿色是智造的底色。作为智能化转型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在欧盟碳关税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海信日立构建了基于LCA(生命周期评估)模型的碳足迹管理体系,覆盖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回收等多个维度,实现了空调产品碳足迹全生命周期管理。比如在产品端,结合光伏空调、Renew更新机等创新产品,使产品能效大幅提升,单位碳排放大幅降低。2024年,海信日立黄岛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与“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成为行业唯一覆盖“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的全链条绿色标杆,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时,海信日立还以“2030年生产阶段碳中和、2050年全价值链碳中和”为目标,构建了“技术+管理”双轮驱动的实施体系。除此以外,海信日立未来还规划实现“产品-订单-人员”全价值链AI覆盖,打造更智能化的数字平台;加大和加深全球供应链集成;将灯塔工厂的智能数字化场景向海信日立深耕的地产、医疗、教育、轨道交通、高端楼宇、工矿厂房、农林牧渔七大细分领域以及清洁能源和旧改市场两大热点业务输出,实现跨行业共享;同时通过全球供应链平台,与合作方共享其绿色智造经验,最终实现整个生态圈的绿色赋能,推动中国制造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结语:中国坐标照亮全球
因此,海信日立的灯塔工厂之旅,不仅是一次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在这里,“智造革命”与“绿色使命”并非割裂的两大命题,而是通过AI技术与创新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范式。当全球制造业面临效率与可持续的双重挑战,海信日立的实践证明:真正的标杆,不仅在于技术的领先,更在于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真正的“中国智造”,不仅要成为规模冠军,更要以绿色创新重构全球产业生态。
正如吴晓波在颁奖时所说:“这座灯塔工厂的光芒,照亮的不仅是中央空调行业,更是整个中国制造迈向高端化、绿色化的未来之路。”在世界智造版图上,属于中国的坐标正在持续点亮,而海信日立,正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书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