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变“废”为暖,清洁取暖下,多能互补能源方案正乘风起

原创  • 2022年1月7日  • 艾肯网/小金

在1月6日晚上八点的《经济半小时》中,央视记者分别报道了贵阳未来方舟小区集中供暖项目、青岛金茂湾小区集中供暖项目、栖霞生物电联产项目,中节能通过变“废”为暖的绿色技术托起广大用户冬日的暖阳。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对于供热工作的最新要求,未来将家加大清洁取暖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的清洁取暖政策体系,实现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研究推进西南高寒地区清洁取暖改造。

正如《经济半小时》中提到的,清洁取暖一头牵着百姓温暖过冬,一头连着蓝天白云,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而伴随着“双碳”政策的持续推动,对清洁取暖行业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供暖效果之外落实绿色环保、高级节能的要求,就成了广大企业未来研究之重点。

经过了多年发展,清洁取暖的方式已经延伸到了天然气、电能、太阳能、风电、空气源热泵、水地源热泵等方面,而从贵阳未来方舟小区集中供暖项目、青岛金茂湾小区集中供暖项目、栖霞生物电联产项目三个代表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多能互补能源方案必定是行业落实“双碳”的一个重要举措。

在贵阳未来方舟小区项目中,建设了区域能源集中供能项目,集成河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热源塔和燃气三联供等多种能源形式,为整个社区提供供热和供冷服务,有效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集成与智慧管控,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

在青岛金茂湾小区项目中,利用区域内的污水、海水、生物质能等污废潜藏和可再生能源,通过污水源热泵技术、海水源热泵技术、生物质锅炉技术并结合峰谷分时水蓄能技术,实现区域能源供应,年减排二氧化碳50042吨。

在栖霞生物电联产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用于燃烧发电,再抽取蒸汽加压后送入城区管网,目前供热面积约计226.86万平方米,供热户数为2.3万户,同时因为生物质的碳排放是零排放,以当地每年消耗25万吨生物质计算,折合标煤1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0万吨。

多能互补能源方案的出现,解决了区域对于单一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同时能够根据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采取多形式联合供热,保障了机组的稳定性,可靠性,并且保护了对于属地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并且,从目前清洁取暖项目的变迁来看,煤改气到煤改电,成本低、可行性高的方案更受青睐,而多能互补能源方案兼顾两者,必定会是将来的发展前景。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说在清洁取暖层面,未来必定会是多能互补的格局,但就目前而言,多能互补供暖市场还需要各环节人员区推动,不仅是技术上的效率提升,也应是对于用户的认知提升。(小金)

分享至:

【艾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转载:其他(非艾肯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2、凡本网注明"原创"的内容,均为艾肯网原创,转载时请在显眼位置标注"来源:艾肯网"。

3、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0519-88226000)或发送邮件至1833597079@qq.com,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艾肯网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艾肯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