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的热闹还在继续。今年1—2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0.9%,自上年9月份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中央加力支持以旧换新8大类家电产品实现销售量6200多万台,直接拉动消费近2700亿元。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达10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不过,具体两极化加剧。据奥维云网,2024年1—10月,家电市场的下沉渠道零售额下滑12.6%,而大连锁零售额则增长26.4%。 可见,国补对于产品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有竞争力的品牌更具有爆发的潜力。 以家电巨头海信为例,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1.6%,净利润同比增幅达97.7%。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拓展及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比如,2024年海信系3品牌中央空调继续保持多联机(中央空调的主要类型)市场份额达23.1%,连续6年稳居国内市场第一,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4.13%。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8日,海信日立黄岛工厂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名单,成为全球首座多联机“灯塔工厂”。 今年2月,我们曾深入探访了海信日立的黄岛工厂,为大家带来了第一手的观察与思考。
如今,作为“走进标杆工厂2025”新一站,我们将再次跟随吴老师走进海信,探索这座新晋“灯塔工厂”的创新与实践。
在此之前,不妨先回顾我们此前对海信日立黄岛工厂的探访,为即将到来的深度走访预热。
自动化大观:首创21个
先进自动化环节,占比超40%
这里是全球唯一一个空调“两器”(蒸发器和冷凝器)黑灯生产车间,对比来看,目前行业在此方面的自动化率普遍为30%左右,所以很容易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先直观总结几点大家容易感受到的初体验,可以感受它的自动化深度:机器人打螺丝的水平是:在600张厚度如同A4纸的铝箔上进行打孔,然后把铜管穿过去。以前这块是人工进行的,重体力、高报废率,海信自研“子弹头”工艺,突破了行业难点。 以往我们去的自动化工厂,AGV小车很常见。在海信日立工厂实现了空中和地面的一体化配送,一部分走地面,一部分走头顶的天车,可以时刻看见头顶有设备在飞。
而且他们可以实现更柔性化的物料投送,以往工厂的AVG车像“公交车”,定点定站。海信日立工厂的更像“出租车”,即用即停。
海信日立“天车”物流
海信日立两器焊接设备
自动化焊接。常见的空调管路有四通阀、分流管、分流器等,行业里也在应用自动焊,但一般是结构上较为简单的组件。 海信日立通过多年自主研发,从开发焊接智能控制系统到“7个焊嘴的焊排,每个焊嘴由1套控制单元独立控制”,同时在7个焊嘴的加热区域内设置有6个焊料添加装置,可实现至多6焊点同步焊接,焊接效率综合提升60%以上。
目前,其自研焊接已经覆盖5大类共计76台设备,焊接效率较行业内设备提升60%,焊料成本较手工焊接降低80%。
海信日立智能加工设备
除此之外,这里的包装自动化线是当前行业首条无人化的中央空调内机包装线。其中,引入了5个机器人,8组高精度相机实时拍照,能够精确到0.05mm精准定位。通过全自动化,实现产线减员10人。 外观检测方面,传统员工单台需要检测50多个项目,一天目测6万多项,检测难度很大。通过引进高速相机,搭载快速机器人,相较于传统的检测,节拍下降了51%,完全实现了全部人工的替代。 这些脱胎换骨的改造的结果是:产品开发提速37%,劳动生产效率提高49%,生产成本降低35%。
海信数字化转型的
“集大成者”
很难想象,在一个自动化工厂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如此大量的首创研发。而要理解这座“灯塔工厂”的诞生,还要从海信的发展说起。 海信品牌成立于1969年,前身是“国营青岛无线电二厂”,从事收音机与电视的生产。
2000年前后,海信涉足白电行业,成为国内知名白电制造企业。
海信日立用户平台大屏
海信的数字化转型可以追溯到1996年。
去青岛,领略一座家电
领域的硬核科技之城
当我们暂时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海信日立的视野中移开,则可以看到一个更丰富、更强大的海信的品牌“海洋”。 ◎ 2024年,海信系电视全年出货量达到2914万台,出货量份额占14%,排名全球第二。连续3年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中国第一。 ◎ 2024年,海信新风空调全渠道占有率达35.4%,销量、销额占有率均为第一。 ◎ 2024年,海信海外收入 996亿元,占整体营收46.5%;自主品牌占比达到85.6%。 海信作为青岛家电品牌的双子星之一,也带动提升着青岛家电产业在全国家电产业的分量。 2024年,中国家电行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达1.95万亿元,接近两万亿元大关,创造历史新高。
而青岛市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视等家电主要产品产量达6867.76万台,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是无可争议的“中国家电之城”和“中国家电创新之城”。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正在主攻“10+1”产业,打造世界级高端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是重心所在,2027年,青岛智能家电产业规模或达到4200亿元。 那么,经由海信日立黄岛工厂,我们也必然可以领略青岛家电的满满的硬核气质。
4月15日—4月16日,让我们共同走进海信日立灯塔工厂,亲身感受全球首座多联机灯塔工厂的科技魅力与创新实践,与吴老师一起见证智能制造的前沿成果,共同开启这场关于未来制造的深度探索之旅!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