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西藏国家清洁能源基地 格力钛储能系统落地昌都

转载:格力钛  • 2023年1月4日  • 艾肯网

巍峨的雪山、湍急的怒江、辽阔的草原、静谧的红房子、纯粹的藏文化、神圣的宗教信仰……西藏的神秘圣洁,在昌都这个地方表现得“淋漓尽致”。

近日,格力钛储能系统正式落地西藏最后一块“秘境”昌都,为藏东能源电力发展提供安全可靠技术,助力西藏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对缓解区域结构性缺电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技术推进 入驻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场站

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素有“藏东明珠”美誉,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是我国太阳辐射值的高能区域,年均日照时数2600-3200小时,为能源发展奠定自然条件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围绕西藏“一基地、两示范”总体布局,立足丰富的水、风、光能源优势,把清洁能源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图片

作为“十四五”期间电力保供重点项目,本次项目地处海拔4200米的八宿县,采用格力钛储能系统提高光伏发电利用率与电网稳定性,是昌都首个投产的新建光储保供项目和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场站,预计运营期内年均发电量约3381.7万kWh,节约标准煤约1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9万吨。

技术支持 提升新能源综合利用率

储能技术发展以创新引领、示范先行为基本原则,推动储能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支撑新型储能从示范应用向规模市场化的发展。目前,高海拔MW级储能技术成熟度较低,锂电池簇之间存在的不一致性等问题,对储能系统使用寿命、运行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严重安全事故。

图片

在本项目中,格力钛研发团队坚持技术创新,致力于解决多簇并联产生的输出容量及安全问题,搭配自主研发的本地控制系统和BMS系统,采用规避环流安全隐患的电气设计,支持主动均衡、优化控制逻辑,实现了多组电池簇间协调运行,有效提升了可用储能容量和运行稳定性。

结合电网运行与光伏出力情况,格力钛储能系统实时调节储能系统充放电状态,满足储能系统出力与光伏出力的最优平衡,大幅提升新能源综合利用率。



图片

十年前,昌都为孤立电网,供电矛盾突出、形势严峻;十年后,昌都告别拉闸限电之苦,主电网人口覆盖率由2012年的21%提高至2022年的95.2%。

紧抓“双碳”机遇,聚焦打造藏东国家清洁能源基地,以储能关键技术为核心,格力钛助力昌都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清洁能源迈上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新台阶。

【艾肯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转载:其他(非艾肯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2、凡本网注明"原创"的内容,均为艾肯网原创,转载时请在显眼位置标注"来源:艾肯网"。

3、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者使用了版权图片,请与我们联系QQ:1833597079 或者 微信号:abicomcn1130 ,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或版权图片。艾肯网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艾肯网所有。